凉山: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中
2021-08-22 16:32 来源: 凉山日报
举报

积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不断推动凉山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导读:

老百姓有所求,凉山政法人就会有所为;老百姓有所呼,凉山政法人就会有所应。凉山政法人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追求,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教育整顿和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群众所需上办实事,在群众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所怨上改作风,推动凉山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推动凉山政法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获得了教育整顿和政法工作的双丰收。

在凉山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凉山政法人把教育整顿成果和为民服务转化为凉山政法人的情和爱,转化为凉山政法人为民服务的拳拳之心,转化为凉山政法人执法为民、司法为民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助推凉山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凉山州、县(市)党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坚守公平正义、为民服务,把执法为民搬到乡村,把为民办实事做到群众的家门口,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社会各界关注的每一件事改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满意是凉山政法人的服务宗旨,我为群众办实事永远在路上。

受助群众为州法院民三庭送上锦旗。

服务群众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卡沙沙! 卡沙沙! 要不是州委政法委关心支持,我家的房子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完工……”彝族村民乔五呷一连串“卡沙沙! 卡沙沙!”的感谢之声不绝于耳。“不用卡沙沙,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你满意,我们的服务也就值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的服务宗旨。”凉山州委政法委的党员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当州委政法委了解到盐源县宝清村边缘户乔五呷建房资金有缺口,自己又无资金来源,致使建房工程迟迟不能完工,州委政法委主动把3万元的建房资金送到乔五呷手中,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不久,一幢二楼一底、窗明几净、清洁卫生的小楼房在宝清村拔地而起,成为当地民族建筑的一道亮丽风景,使边缘户乔五呷一家人在村子里扬眉吐气,过上了与其他村民一样的幸福日子,当乔五呷一家人搬进新居的时候,依然恋恋不忘凉山政法人。

“政法同志真是好,帮我解决了用柴火烧火煮饭的问题,感谢共产党,感谢政法同志……”家住西昌市健康路健康小区的居民陈明兰老人见到熟人就说。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凉山州委政法委机关政治部主任阿虹、党总支书记李创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向群众学习,虚心听取群众对政法工作的呼声期盼、意见建议、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了解到健康路健康小区年逾古稀的居民陈明兰老人,几年前老伴去世后无子女在身边照顾,长期捡垃圾维持生活,用柴火煮饭,既不安全,又不方便,还不卫生。州委政法委的党员们给她送去了一台电磁炉和其它炊具,让陈明兰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服务群众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虽然是一些锅碗瓢盆之类的小事,但对于陈明兰老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凉山政法人为民办实事从小事入手,从细处着手,“微心愿”不仅温暖了陈明兰老人的心,而且解决了她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也无力解决的难事。

夜幕降临,西昌城里的健康路街道两旁灯火通明,街道里依然像白天一样熙熙攘攘,做生意的、逛马路的……人们来往穿梭不停,好一个热闹的夜晚,州委政法委机关政治部主任阿虹、党总支书记李创带领几名党员推着一辆电动轮椅来到老党员刘俊翔家里,主动帮刘俊翔了却了一桩心愿,让刘俊翔和他的家人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连连不断地重复着“谢谢! 谢谢!”

早前,在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州委政法委机关党员们了解到健康路社区老党员刘俊翔多年来疾病缠身、行动不便,而且家庭经济状况又不好,一直想买一辆电动轮椅都未能实现愿望的情况后,机关党总支书记李创自费3000多元购买了一辆电动轮椅,与机关政治部主任阿虹一起带领机关几名党员把电动轮椅送到刘俊翔老人家里,并手把手教老人使用,“这是电动按钮,这是刹车杆,这是……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凉山州委政法委机关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民排忧解难,把党员干部的真情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一件件平平淡淡的为民事件牵起了凉山政法人与老百姓的深情厚谊,一个个共产党员的为民故事彰显了凉山政法人心系老百姓的为民情怀。

会东县司法局公证处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公证。

织密防护网 防诈反诈不留死角

“我们一定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听、不信、不转账,看紧捂住自己的银行卡、钱袋子。”凉山州、县(市)公安机关在教育整顿过程中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入户宣传为民服务专项行动时,西昌市民王大妈、李大叔都异口同声地说。

是的,凉山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战胜电信诈骗不法侵害,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在全州范围内织密防诈反诈防护网,努力实现“天下无诈”的梦想。

凉山州、县(市)公安机关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聚焦政法主责主业,狠抓“三打两治、平安守护”的落实,在推出车管部门开展延时服务、错时服务,交警便民业务进驻政务中心,网格化流动服务,启动错录信息纠错治理,出台老年人防诈7条服务举措、老年人出境7条服务措施的基础上,将反诈工作视为民生工程,服务乡村振兴工程,推进凉山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全方位反诈、全链条打诈、全社会防诈”的工作体系,建立完善快速打击、联动整治、宣传防范、责任倒查等工作机制,推动反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研发“小程序”,困难问题“全清零”,拓展“云服务”,交通业务“轻松办”,窗口“再升级”,服务群众“更贴心”。凉山州、县(市)公安机关采取“线上线下”双结合升级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为群众办实事。线上研发拓展公安业务APP服务功能,线下组织开展便民窗口、节假日“不打烊”、“无人警局”自助服务,升级出台便民利民惠民举措,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双结合优势,简化业务流程,拓宽办事渠道,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

州检察院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法治进校园 护航青春路

“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送法进校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法律知识。”凉山民族中学一名彝族学生说。

“法治进校园,护航青春路。”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凉山政法人永远不变的初心,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开展“一提升+五必进”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民法典》宣传方式,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盛夏的一天上午,西昌城里阳光明媚,空气新鲜,气候宜人,迎着初升的太阳,踏着为民服务的步伐,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干警走进凉山民族中学,组织开展以“法治进校园、护航青春路”为主题的《民法典》系列宣传活动,为成百上千的青少年学生带来法治讲堂,助力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法官们从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向同学们讲述了“网络打赏”“高空抛物”“见义勇为”“宠物伤人”“校园贷”等与《民法典》相关的热点内容,介绍了《民法典》对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民法典》中与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民法典》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还讲解了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常见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禁毒防艾等与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整个授课过程中,同学们与法官踊跃互动,时而因为新奇的知识点发出阵阵惊叹声,时而因为授课的精彩响起热烈鼓掌,这场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在师生们的掌声中结束。

走村入户访民情 履职尽责解难题

“凉山检察机关为群众办实事,就是看得见、摸得着,贴民心,老百姓实惠多得很,满意度也高得很……”这是一名金阳县的乡镇干部对凉山检察人为民服务的点赞。

走村入户访民情,履职尽责解难题。教育整顿一开始,凉山州人民检察院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梳理9条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坚守检察为民初心,履行驻村帮扶使命,常态化访民情、排民忧、解难题,在执法司法和为民服务中奉献凉山检察人的情和爱,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环节中贡献凉山检察人的积极力量和无私精神。

协调帮扶资金,解决群众产业发展难题。凉山州、县(市)检察院机关积极开展全覆盖返贫监测走访调查、摸排登记。凉山州检察院、会理、普格县检察院为群众协调落实种植业、养殖业、烤烟等产业发展资金,解决了群众产业发展难题。

加大劳务输出,切实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凉山州检察院经多方协调,将有务工需求,但缺乏技能的青年送到消防学校培训,并落实工作岗位;雷波、普格、盐源县检察院依托乐西高速、宜攀高速公路建设用工优势,解决农民工就业。

做实教育帮扶,义务教育儿童应读尽读。宁南、冕宁、越西、布拖等县检察院成功劝返辍学学生复学,宁南县检察院帮助在宁南职中就读的学生申请减免学费,落实每月生活补助。

用好民政救助,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凉山州、县(市)检察机关对重点群体给予特殊帮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美姑、布拖、昭觉、会东县检察院协调解决了因病生活困难、特殊困难儿童、返贫风险群众的困难。

践行司法为民,彰显检察服务群众宗旨。为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农民工实际困难,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和支持诉讼的方式,帮助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

围绕工作大局,解决森林防火资金短缺。森林草原防灭火是今年凉山的重点工作之一,凉山州、县(市)检察机关切实解决森林草原防灭火一线资金短缺、装备不齐等问题,并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

昭觉县公安局对全县财务人人员进行防范电信诈骗专题培训。

强化法律服务举措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通过司法局法律宣传,提供法律援助,使我们懂得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宁南县白鹤滩镇一位村民说。

今年春节过后,当大凉山的山巅上还在白雪皑皑,寒气袭人的时候,滔滔的金沙江畔已经是春乱花开,暖气融融。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就要开始蓄水了,移民就要开始搬迁了。

说到搬迁,对于现代年轻村民来说,只要把补偿问题、搬迁问题合理解决了,就容易接受。然而,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讲,故土难离,即使是给了他补偿再多的钱,他也不一定舍得离开祖祖辈辈都繁衍生息的那片故土,“金窝窝、银窝窝,不如狗窝窝”的生存观念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积极引导移民群众理解支持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库区水电移民和谐安全搬迁,全力服务保障白鹤滩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圆满完成“清零”攻坚维稳任务,这是今年凉山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凉山政法人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也是充分彰显凉山政法人的忠诚担当,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凉山州司法局深入到宁南、会东等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前线与县司法局一道开展现场监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和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通过“宣讲会+现场咨询”帮助库区移民解答法律困惑,详细讲解移民政策及搬迁补偿补助标准,满足移民搬迁群众的法律需求。宁南县成立律师普法讲师团,利用赶集日、节假日等人群集中时段,到库区人员密集处,宣讲《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到法律知识入耳入脑入心。

强化法律服务,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律师顾问团深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就土地征收、移民安置搬迁和权益保障等工作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对在建设过程中权益受损且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针对群众在搬迁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凉山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库区移民办理各类法律援助。

强化工作举措,护航移民搬迁安置。在白鹤滩水电站涉及的移民乡镇成立移民矛盾纠纷调解和律师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移民政策宣传、解答移民疑惑、信访维稳、动员移民签订协议、重大安全事故调解、提供法律咨询等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创建基层治理新型示范社区 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指数

“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了,社会治安也好了,我们农民也过上了像你们机关干部一样的好日子……”我们时常在村民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是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让千百年来在贫困生活里苦苦挣扎的凉山贫困群众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走进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幸福生活,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然而,沿袭几千年的陈规陋习,新时代出现的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依然困扰着过上小康生活的凉山各族人民。凉山州、县(市)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紧密结合社会治理和服务基层开展教育整顿。将教育整顿转化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将教育整顿与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整治和毒品违法犯罪打击惩处紧密结合,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水电移民集中安置点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推进全州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域覆盖,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由凉山州委政法委牵头带领州级政法各单位组建工作督导专班进驻有关县(市)和相关单位,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政法各单位一起开展工作。他们深入越西县越城镇城北感恩社区、昭觉县城北镇沐恩邸社区、布拖县特木里镇依撒社区等社区,积极推进平安社区示范建设,先后建成了一批“为民服务集中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文化生活特色化、综合治理多元化。”的基层治理新型示范社区,提升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把教育整顿与加强和改进监狱、戒毒所工作相结合,深入攀西监狱、凉山监狱、荞窝监狱、西昌强制隔离戒毒所、盐源强制隔离戒毒所和西昌、盐源等地方党委、政府开展工作,推动狱(所)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向纵深发展。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凉山政法人一场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凉山大地上蓬勃展开,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领域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凉山政法人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动人事迹,一个个服务群众的为民之心,不仅记录着凉山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丰硕成果,而且凝结着凉山政法人的初心使命,彰显着凉山政法人的为民情怀。

(文/孙子拉约 记者 孙文婧 图/由凉山州委政法委提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
推荐阅读